在返回燕華大學的路上,研究所的人談論的話題,都變成了趙奕所做的物理學研究。
他們都是醫學研究人員,但總歸也都是博士學歷,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對物理學也可以說,有那麼一丟丟的了解,能象徵性的討論一下。
趙奕坐在車子後排,好幾個人都轉身看着,感興趣的問着發表的研究問題。
他簡單的解釋了幾句。
內容大體就是『粒子能量』、『邊界』,『暫時無法驗證的理論』,等等。
這些詞彙加在一起,聽起來都有些高大上,頓時一大堆讚嘆之詞就被說了出來--
「厲害啊!」
「這個研究實在太深奧了!」
「我相信會是今年物理學界最大的成果!」
「……」
趙奕聽的還是很舒心的。
雖然知道其他人就只是『聽不懂』的禮貌讚嘆,甚至還有些吹捧的意思,但誰都會喜歡聽好話。
劉成傑坐在趙奕的旁邊,感興趣的問了一句,「這個研究能拿到諾貝爾獎嗎?」
周圍人都看向了趙奕。
趙奕感覺心中一痛,很用力的回答道,「不能!」
「哦~」
劉成傑覺得自己說錯了話,但又不知道哪裏說錯了。
趙奕實在不想考慮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的問題,他的主線任務就是這個獎項。
可是,太難了!
現在這項研究根本不是衝着諾貝爾獎去的,就只是思考波形圖和空間邊界關係時,附帶想到的理論內容,肯定是無法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影響力再大也是不可能的。
諾貝爾獎更專注於那些實際的研究,物理理論說的再好,都必須被科學驗證,才有機會獲獎。
幾十年前希格斯粒子、希格斯場等問題,就已經被提了出來,哪怕到現在都沒有證實,好多物理學家對此確認無疑。
可是,又怎麼樣呢?
和希格斯場、希格斯粒子有關的研究人員,沒有一個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趙奕發現新粒子的信號以後,物理學界的說法就不一樣了,他們認為這個信號代表了兩個半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沒有諾貝爾獎一下子就變成了兩個半諾貝爾獎。
所以說,驗證才是關鍵。
新理論只是給理論物理提供一個研究方向,就算要再多的物理學家相信新理論,也不可能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除非有一天,理論能得到科學驗證。
……
等回到了職工宿舍以後,趙奕也感興趣的打開電腦,查看了一下有關的新聞。
燕華大學的反應速度非常快。
在發現《經典與量子引力》有趙奕的研究論文後,燕華大學馬上就發佈了官方祝賀公告,「恭喜我校趙奕教授的『粒子的邊界理論』研究,登上國際頂級物理雜誌《經典與量子引力》!」
雖然還不確定論文的影響力,但論文能刊載到世界頂級雜誌,本身就是一種值得慶賀的成果。
國內針對論文發表成果的標準都是這樣。
不能說國際頂級雜誌就比國內好,但想要上國際頂級雜誌,難度確實要更高一些。
一般的國際頂級學術雜誌,稿件要發表上去,都需要經過專業領域的頂級學者審核。
一篇研究成果發表以後,具體未來有多少影響力、成果究竟有多麼大,往往是很難短時間判斷出來的,而刊載的雜誌檔次,就能說明一些東西,像是國內的小學術雜誌,放在國際上根本沒有多大影響力,和相比國際頂級雜誌上的論文相比,起跑線上就輸了個徹底。
其他人也會想……
如果你的研究很厲害,為什麼不刊登在頂級雜誌呢?所以雜誌檔次就是判斷標準之一。
這也是國內學者會爭取把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雜誌的原因之一。
如果只是到頂級雜誌,刊載一篇研究論文,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好多學者同樣也能夠做到。
趙奕的論文刊載火爆的原因,一個是他本人,就是學術界熱烈討論的話題人物,公眾知名度都堪比二線明星。
第二點就是,喬治-斯穆特的點評了。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聽起來就是物理學的大牛人物,對論文做點評也會惹人關注,更何況是如此讚嘆的點評了。
網絡上跟着一片討論聲。
「如果我的論文也有哪個諾貝爾獎得主點評就好了。」
「不用點評,只要有興趣看就好。」
「諾貝爾獎得主力推的物理成果,還說能開宗立派,成為理論物理的分支學科,所以說,以後會有很多物理學家,專門去研究粒子邊界問題了?」
「趙奕就是厲害了,好像是全能的,數學、計算機、生物,現在變成了物理……」
「物理早就有了,好不好?新粒子就是他發現的!」
「……」
在讚嘆、吹捧的輿論下,好多人也開始研究,趙奕的成果具體是什麼東西。
很多物理學專業的人士,也站出來抱怨道,「看不懂啊!」
「完全不明白,尤其是裏面的數學內容,我一個數學系的博士,竟然感覺像是在看天書。」
「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呀!」
「這就是人與人的差距嗎?現在趙奕研究的物理研究,光是數學計算的部分,已經不是我等凡人能整明白的了。」
好多人感慨『趙奕似乎升級了』。
之前趙奕做出的很多研究,包括角谷猜想的證明,也包括篩選法的內容,甚至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都是用普通的知識,去做出很驚人的成果,撰寫的論文內容也很『親民』,對專業知識有一定了解的人,就能看懂一部分內容。
現在的研究內容倒是不多,但想看明白實在太難了。
好在網絡上永遠不缺乏高人,很快就有人對趙奕的研究,做出了簡單的解釋,「趙奕的研究是解釋粒子邊界能量分佈。」
「是一項理論,不是真正的研究發現。」
「那些數學構架的內容都是對邊界能量分佈的描述。」
這樣一解釋就清晰多了。
當國內不斷多討論的過程中,國外也有很多專業的討論。
物理學界反應是最大的。
最初站出來點評論文的物理學家,說的話可不怎麼好聽,幾乎都是持有絕對的反對意見。
「那就是一篇外行人對粒子組成的臆想。」
「不可理喻的東西!」
「根本不能稱之為研究,應該算作是數學堆砌的垃圾。」
「這項研究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永遠也不可能被證明,因為它本身就是虛假的。」
國外的物理學家們發表的看法,也影響到了國內的輿論,好多媒體都乾脆不做報道了。
萬一……
就像是幾個站出來的頂級物理學家所說的,研究內容就是虛假的、不能被證明、杜撰的,再去吹捧做宣傳報道,就實在有些尷尬了。
兩天後。
國外的輿論出現了反轉。
首先站出來的就是,新晉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他公開接受採訪表示,「粒子的邊界理論,是一項非常值得挖掘、非常有潛力的新理論!」
「我相信他就像是弦理論一樣,有很多可研究的方向,未來會成為理論物理的分支學科。」
這個說法得到了幾個頂級物理學家的支持。
和趙奕有研究合作的愛德華-威騰也站了出來,「我正在和趙奕共同研究弦理論多維空間的邊界問題,但我的研究沒有任何成果,沒有想到他竟然先一步有成果了。」
「我都懷疑究竟我是物理學家,還是他是物理學家。對了,他本來負責的是數學內容。」
「現在我跟肯定他的數學內容能完成的很好。」
「粒子的邊界理論和弦理論是不衝突的,可以說是兩個齊頭並進,還可能互補的理論。」
「它幫助完善了弦理論的線性計算問題。」
「我和我的同事觀點一樣,粒子的邊界理論,擁有成為理論物理學分支學科的潛力。」
「也許它會像是弦理論一樣,未來的幾年、幾十年,會有更多的物理學家投入到這項研究的。」
愛德華-威騰的說法,可以聯繫到弦理論的發展,一切物理理論的最初,都是源於數學計算。
弦理論的雛形是在1968年由威尼采亞諾發現。
他原本是要找能描述原子核內的強作用力的數學公式,然後在一本老舊的數學書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歐拉公式,這個公式能夠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
然而進一步將這公式理解為一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卻是在不久後由李奧納特-蘇士侃所發現,日後則發展出「弦理論」。
現在的《粒子的邊界理論》也類似,數學構架、公式,才是支持理論的基礎,其上闡明的粒子邊界能量,以及對於各種粒子邊界的分析,反倒是其次的內容了。
以數學構架為基礎做研究,類似的拓展能做出很多。
所以喬治-斯穆特、愛德華-威騰才都認為,《粒子的邊界理論》擁有發展成為理論物理分支學科的潛力,以後甚至可能會和弦理論並駕齊驅,大量的物理學家都會投入研究中。
兩個諾貝爾獎得主站出來對粒子的邊界理論表示支持,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國內學術圈的反應劇烈,好多學術媒體都站出來,對粒子邊界理論進行分析、科普。
國內輿論的反應,並不是因為理論本身,而是理論存在的意義--
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界的各種理論,都是由國外的科學家提出的,國內也有很多的物理學家,追尋國外的理論做研究。
現在終於有一項物理學的理論,是由國內的學者提出,還得到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支持和認可,意義自然就大不一樣了。
學術問題,一下子就上升到了榮譽、政-治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