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已成事實,大臣們也無可奈何。
劉欣的腦子已經徹底地混亂了,短短几年間,三公大臣跟換燈籠似的,一茬接一茬,而且現在把一個二十幾歲的繡花枕頭捧成了侯爺。
劉欣病得實在不清,照這樣下去,朝綱必將混亂。
這可急煞了一些正直忠良的官員。
諫大夫鮑宣,表字子都,渤海人氏,自幼家境清貧,他能當上官,從孝廉到郎中,從郎中到議郎,再到諫大夫,全是憑着自己的真本事,一點一滴的幹上來得。
他見朝中為幾個告密人,一個男寵封侯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便憤然疾書,寫下著名的七亡七死奏疏,希望引起劉欣的主意。
劉欣看是看了,對於他寫得奏章也深有感觸,但是,他看了等於沒看一樣,無非是口頭上表揚了鮑宣的忠君為國,言辭懇切,奏章中指出的缺點,他劉欣則直接無視。
建平四年(前3年)末,息夫躬摸到了老鄉傅宴府上。
「孔鄉侯,別來無恙啊!」
「哦,什麼風把宜陵侯吹來了。」
「誒,一直想來拜望君侯,奈何君侯尊貴,豈是我等想見就能見的!」息夫躬馬屁一出,惹得傅宴一陣好感。兩人雖然同是侯爺,但仗着外戚的身份,傅宴在其他顯貴面前,還是擺出高出一頭的姿態。
「哪裏,哪裏,你我是同鄉,哪來的什麼尊貴?請。」
兩人坐定,一盞茶的功夫東拉西扯,還沒扯到正題上,傅宴終於坐不住了,他問道:「宜陵侯,不會專程來看老夫吧?」
息夫躬笑了笑,示意他屏退左右,等堂子裏只剩下他兩時,息夫躬才微眯着雙眼道:「如今,皇上寵信董賢,朝政有所鬆懈,君侯難道沒有什麼想法麼?」
「額,我能有什麼想法?」
「君侯,明人不說暗話,我此番前來,正是想助君侯東山再起,執掌朝綱的!」
「哦?你有什麼法子。」
息夫躬點了點頭,然後笑道:「只需君侯照我說的做便是了。」
從傅宴府上出來,已是天色半黑,但此行收穫挺大,只要跟傅宴結了盟,就等於說跟太后拉上了關係,以後在朝中看誰還敢跟他放屁。
息夫躬第二天便上了道摺子,說得是匈奴今年單于失約不來朝拜的事情。
這件事情引起了劉欣的主意,他趕緊召見息夫躬及公卿大臣,息夫躬面見了劉欣之後,便故作神秘,提出自己的話只能單獨跟皇上說。
劉欣應允了。等所有其他臣子退出後,息夫躬說道:「災異屢見,恐怕會有非常之變,可遣大將軍去邊境,整武備,然後斬一郡守以立威,震四夷,可以對應變異。」
這番建議聽得劉欣一愣一愣的,這無緣無故令大將軍出兵,然後斬郡守,可不是件小事,而且現在也沒有大將軍,去哪找大將軍出兵巡邊?
息夫躬則推薦了傅宴。
劉欣還不傻,沒有馬上聽從息夫躬的建議,而是表示要考慮考慮。
息夫躬之所以出這樣的主意,目的很簡單,得到劉欣的重用。
等息夫躬退出,劉欣火速傳來丞相王嘉,把息夫躬的諫言轉告王嘉。王嘉一聽就覺得好笑,怎麼會有如此兒戲的事情。
然而,他的勸諫並未起到作用,劉欣信了息夫躬的話。
劉欣於次年改元元壽,在息夫躬的動作下,傅宴被任命大司馬衛將軍,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
兩大將軍中選出一人,出兵巡邊。
說來也巧,那天選人的時候,竟然發生了日食,把劉欣及滿朝文武嚇得目瞪口呆。
劉欣只能暫緩遴選大將軍巡邊的事情,下詔徵求直言進諫。
此詔一下,人心涌動。
丞相王嘉帶頭參了董賢一本,而不少吏民也上奏日食是陰盛陽衰的表現,是外戚專權壓抑皇權的表現,希望皇上重視。
劉欣雖然收到了眾多彈劾董賢的奏章,直接選擇了無視,而對彈劾丁傅兩家的奏章,則是半信半疑。
一個日食把劉欣弄得寢食難安,他想起了老丞相孔光,希望他能夠解答自己的疑問。
孔光被接回了長安,劉欣封他為光祿大夫,給事中,待遇僅次於丞相。
孔光的回朝讓眾人又想起了另外一個人,他就是王莽,既然孔老頭都能回到長安,那麼新都侯為啥不能?
長安城內不少受過王莽恩惠的人率先上書,陳述王莽的冤屈,有人帶頭,後面則絡繹不絕了,劉欣本來就有些忌憚王氏,現在迫不得已只能傳旨新都侯王莽及平阿侯王仁回京,侍奉太皇太后。
可以讓他們回來,但是不許他們為官。
這是劉欣的策略。
董賢受到這麼多人的彈劾,把這筆賬算在了始作俑者傅宴,息夫躬頭上。
他找到劉欣,表示傅宴,息夫躬妖言惑眾,應當給予嚴懲。
劉欣對於董賢的要求自然不會拒絕,所以,他收了傅宴的大將軍印,然而對於息夫躬,卻網開一面,沒有動他。
息夫躬逃過一劫,老實了下來。
但是,令他措不及防的是,丞相王嘉和御史們又上前來捅了他一刀,丞相,御史將息夫躬,孫寵等人所犯的罪過捅到了劉欣那裏,而且查有實據。
劉欣罷免了兩人,令遣回原籍。
投機者息夫躬帶着老婆孩子回鄉路上,被各地盜匪嚇得惶恐不安,河南援史正好碰到,交了他一個奇門遁甲之術,說可以防身。
息夫躬每日折取東南桑枝,腳踏七星步,口中念念有詞。此事被人發現,告到了朝廷,就像當年他誣告東平王一般,別人也告他詛咒朝廷。
罪名與東平王差不多,朝廷派人過來把息夫躬抓到了洛陽詔獄。
主審官還沒怎麼審,息夫躬就大叫着自己掐死了自己。
「息夫躬,你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主審官嘆道。
元壽元年,囂張跋扈了六年之久的皇太太后傅氏駕崩。
傅氏駕崩了,少了掣肘的力量,不少臣子期待着劉欣能幡然醒悟,有所作為。
他也確實做出了調整的姿態,把何武,彭宣等早已被免得臣子給召了回來。
可是,還沒過幾天,又打出了原形。
丞相王嘉被劉欣賜死。
起因是劉欣要給董賢增加封邑,王嘉認為不妥,封還了詔書,惹得劉欣暗恨不已。
思來想去,想拿掉王嘉,但是一時之間又苦於沒有理由罷相。
他冥思苦想見,突然想起了前年的東平王案,其中梁相鞫譚宗伯鳳因為為東平王鳴不平而遭到牽連罷官,而王嘉卻在當時力保三人。
劉欣把王嘉叫了過來,劈頭蓋臉的一通大罵,給他扣了個欺君的大帽子,嚇得往嘉免冠謝罪。
光祿大夫孔光得知王嘉被聖上斥責,心中狂喜。
自己拿回丞相位子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馬不停蹄聯絡幾位朝廷重臣,聯合駭奏王嘉欺主,應交予廷尉治罪。
劉欣拿到孔光等人的聯名駭奏,心中樂開了花,即便有人反對,他還是同意了孔光等人的建議,派人通知丞相去廷尉府。
丞相府的屬吏得知此事,勸王嘉與其受辱,不如自裁,他甚至連自裁的藥都給王嘉準備好了。
「相爺,將相不應對獄官陳冤,這是古例!」丞相府主簿哭着說道。
「王丞相,皇上可是命你快點去廷尉府呢!」內使催促道。
王嘉拿過屬吏準備的毒藥,拼命往地上一甩,罵道:「丞相身為三公,奉職負國,當服刑都市,垂為眾戒!奈何如女人般,服藥尋死呢?」
說完,便去了廷尉府,交了丞相印綬及侯爺印,一副任其治罪的樣子。
劉欣得知王嘉竟然真去了丞相府而沒有自盡,更是大罵王嘉怕死,不成體統。
他盛怒之下,下詔將軍及二千石官員一起會審,侮辱王嘉。
王嘉終於不堪其辱,仰天嘆道:「我身為宰相,不能進賢人,退不肖,已經有負國恩,原是該死。」
「哦?你說說誰是賢人,誰是不肖?」高級幹部們均都饒有興致地等着王嘉說出答案。
「孔光何武是賢人,董賢父子是不肖。」
陪審的官員面面相覷,真不知該對王嘉說什麼好,除了王嘉自己,誰都知道王嘉是被孔光給賣了的,現在王嘉居然還說孔光是賢人。
這對王嘉也太不公平了,所以案子竟然定不下來。
王嘉在獄中二十天後,嘔血數升而死。
王嘉死後,孔光順利地成為丞相,而何武為前將軍,彭宣為御史大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